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园地  师资队伍  本科教学  研究生培养  学科科研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学生工作  就业工作  下载中心 
研究生培养
 招生计划 
 培养方案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培养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胡小颖
2021-04-15 10:40   审核人:

姓名

胡小颖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7.08

所在学院

理学院

政治面貌

党员

最后学位

博士

所学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职称

教授(三级)

任职时间

2013.09

行政职务

科研处副处长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

0431-85251772



电子信箱

huxy@ccu.edu.cn

招生专业

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材料设计与开发
研究内容:主要从事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和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和光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材料模拟计算工作。

学术兼职

 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专家委员会及裁判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理事

个人简历

 1995.09-1999.06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士
 1999.09-2004.12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研究所 硕博连读
 2005.06-2014.06长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教师
 2014.06-2018.05长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2018.05至今 长春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胡小颖,女,博士,三级教授,长春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977年8月生, 2004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进入长春大学工作。2008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9月晋升为教授。自2009年起,担任长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2017年获“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2020年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长春大学首批攀登计划“长大杰出学者”层次唯一入选者。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国际知名SCI收录期刊特邀审稿人。
  目前,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3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27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项,吉林省发改委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掺杂ZnO电子结构的第一原理研究”项目被长春大学认定为“高层次项目”,并受到了公开表彰;2011年、2018年分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一项; 2012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 2017年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项目指导教师。2012年获全国首届首届“微课”大赛吉林省赛区二等奖。2015年7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橡树岭国家重点实验室David Singh课题组进行访问交流。2016年7月,被录取为首批“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业务干部研修人员”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学习。

承担过的主要科研项目

(1)电化学储能及光电催化中金属基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长春大学攀登计划长大杰出学者(学科带头人),2020.01-2024.12,项目负责人,100万,项目编号:2020JBD00L01。

(2)表界面调控增强钙钛矿结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吉林省发改委,2019.01-2020.12,项目负责人,20万,项目编号:2019C048-6。

(3)铁团簇改性石墨烯与毒剂分子的相互作用调制,吉林省科技厅,2019.01-2021.12,项目负责人,10万,项目编号:20190201129JC。

(4)基于石墨烯/半导体光电复合材料的开发,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8.05-2023.12,项目负责人,合同经费50万,项目编号:1800000001,

(5)过渡金属修饰石墨烯对硫芥子气分子的吸附性质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课题,   2014.01-2016.12,项目负责人,8万,项目编号20140101092JC:。

(6)改性石墨烯对硫芥子气的吸附性质研究,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5.01   -2016.12,项目负责人,4万,项目编号:2015-05,。

(7)石墨烯对化学毒剂分子的吸附性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3.01-2015.12,项目负责人,25万,项目编号:51202017

(8)化学修饰石墨烯纳米带的第一原理研究,吉林省教育厅课题,2012.01-2013.12,项目负责人,2万,项目编号:吉教合字2012249

(9)电场作用下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子结构调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11.01-2.12.12,项目负责人,3万,项目编号:201110。

(10)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场发射性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 2011.01-2.13.12,项目负责人,2万,项目编号:51002061。

(11)自旋压缩理论及其与量子混沌关系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课题,2010.01-2012.12,项目负责人,5万,项目编号:20101514

(12)掺杂ZnO电子结构的第一原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01-2008.06,项目负责人,2万,项目编号:10647104。

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论文、获奖、专利)

1、近五年年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

(1)Fabrication of Ag decorated g-C3N4/LaFeO3Z-scheme   heterojunction as highly efficient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for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and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64 (2021) 158914,工程技术2区,IF=4.65(通讯作者)

(2)Graphene decorated iron oxide negative   electrodes with high capacity, excellent rate performance, and wide working   voltage for aqueous battery-supercapacitor hybrid device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64 (2021) 158147,工程技术2区,IF=4.65(通讯作者)

(3)One-step synthesis of NiCo2S4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used for hybrid capacitor,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32 (2020) 155037(1-7)工程技术2区,IF=4.65(通讯作者)

(4)Intrinsic Energy-Storage Mechanism of   Low Crystallinity Nickel-cobalt Sulfide as An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0, 451: 227822.工程技术1区,IF=7.467(通讯作者)

(5)Z-scheme g-C3N4/BiVO4 Photocatalysts   with RGO as Electron Transport Accelerato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2020, 31(1): 667-676.(通讯作者)

(6)Heterojunction Cu2O/RGO/BiVO4ternary   nano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towards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and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9,   43(46): 18240-18250.(第一作者)

(7)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the hydrogen   adsorption on MoS2(MoSe2) monolayer as a function of   biaxial strain/external electric field,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2019, 478:   857-865.工程技术2区,IF=5.155(第一作者)

(8)   Sensing and absorbing of sulfur mustard using Pt-decorated graphene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Physica E -Low-Dimensional Systems &   Nanaostructures, 2019, 114: 113634.(第一作者)

(9)Nanosheet-Assembled LaMnO3@NiCo2O4Nanoarchitecture   Growth on Ni Foam for High Power Density Supercapacitor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9, 318: 651-659.材料科学2区,IF=5.383(通讯作者)

(10)Battery-like MnCo2O4electrode   materials combined with active carbon for hybrid supercapacitor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9, 306: 599-609.材料科学2区,IF=5.383(第一作者2020年1、2月ESI高被引论文)

(11)Ag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perovskite La0.85Sr0.15MnO3as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 Materals Leeters, 2019, 243: 34-37.(通讯作者)

(12)Recent advances in perovskite oxides   for anion-intercalation supercapacitor: A review, Materials Science in   Emeiconductor Processing, 2019, 94: 35-50.(通讯作者,ESI高被引论文)

(13)Rational design of La0.85Sr0.15MnO3@NiCo2O4Core-Shell   Architecture Supported on Ni Foam for 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Journalof Power Sources, 2018,402: 213-220.工程技术1区,IF=7.467(通讯作者)

(14)Influence of Calcium Doping on   Performance of LaMnO3Supercapacitor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8, 44(8): 9733-9741.材料科学2区,IF=3.45(通讯作者)

(15)Supercapacitor Performance of   Perovskite La1-xSrxMnO3, Dalton   Transactions, 2017, 46(40): 13720-13730.化学2区,IF=4.052(通讯作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Top1%高被引作者)

2、科研获奖及荣誉称号

(1)吉林省第16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政府,2020.

(2)吉林省第六届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政府,2017年。

(3)边缘氧化扶手型石墨烯纳米带的金属-半导体相转变,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吉林省科协,2012年。(第一获奖人)

(4)碱金属原子光谱,吉林省首届“微课”比赛二等奖,2012年。(第一获奖人)

(5)若干低维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理论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吉林省科技厅,2018年。(第二获奖人)

(6)氧原子在ZnO (000-1)表面吸附和扩散的理论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第四获奖人)

(7)碱金属吸附对石墨烯结构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科协,2013年。(第五获奖人)

(8)量子混沌系统中自旋压缩性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科技厅,2011年。(第三获奖人)

3、授权专利:

(1)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授权号:ZL2013 1   0400909.1。

主讲课程及授课对象

主讲本科生课程:《原子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普通化学》等课程。
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计算材料学》、《专业外语》、《光谱学》等课程。

培养研究生情况

毕业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长春大学理学院 地址: 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 邮编:130022 邮箱:lxy@ccu.edu.cn